影视剧中,但凡是主角或重要人物被押赴刑场,如若不是有狭义志士或者死党亲朋出手相救,必然会上演一幕老套路——刀下留人
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跑龙套的快马加鞭,手里拿着手纸,不、是圣旨,然后气喘吁吁的赶到刑场
结果就是主审官怒目而视跪着的死囚,刽子手半空中的刀也缓缓的落下
随着一声“卡”,收工领盒饭去
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要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是否真的可行呢?
然而,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因为刀下留人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涉及到面子问题
皇帝九五之尊,金口一开,还能反悔的啊?
而且,皇帝一旦有了杀心,跟普通人一样在气头上呢,谁劝都没用,过后反悔也晚了,人头都凉了
而且这需要一段时间,反应比较快的当属曹操
赤壁之战时,因为蒋干这个呆逼中了反间计,诛杀了蔡瑁、张允,人头一落地的那一刻喊了句刀下留人却为时已晚。(当然,此事很有可能是虚构,不具有代表性)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刀下留人这一高难度动作呢?
结合史料,刀下留人的确存在,且不仅仅是一朝而已
早在宋朝,就有了刀下留人的雏形,即罪犯临刑前可以喊冤终止落刀
因为宋朝法律规定,凡是被判斩首的人,只要行刑之前喊冤,就得立刻停止。而且,立马换其他官员重审此案,原来的主审官必须回避。然而为了防止无限喊冤以求苟活,每人最多只能喊3次
虽然法律如此,但是执行情况还得看行刑主审官,假装听不见就彻底凉了
另外,在清朝也存在,比之前更为先进了
顺治年间,吏部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骑许尔安活的不耐烦了,竟然上书歌颂颂多尔衮之功,恳求康复其爵号并修建陵墓
顺治瞬间就恼了,二话不说就判斩立决
这哥俩就被拖走准备一刀砍了,还好顺治人不错而且脑子转的快,很快就反悔了
在二人早已吓得准备上路的时候,刀下留人,改判为流放
自此之后,多有刀下留人的现象出现
只是,这种情况还是少见,更多的人并没有机会获得刀下留人的殊荣
多少名臣名将死于这刹那间的怒气,多少皇帝事后觉得后悔然而斯人已去,又有多少皇帝就是看某些人不顺眼就给砍了。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也令人悲哀
当然,并非是这些皇帝变态,而是有的时候非杀不可
一如朱元璋屠戮功臣,朱棣诛杀方孝孺、解缙;再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更有甚者如北齐高洋为夺宗亲妻子而诛灭其族
刀下留人几乎是所有被判死罪的人临死前最大的奢求和愿望,只是太多的人没有等来这一句话而是瞬间眼前一片漆黑瞬间失去知觉
等到的人,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想必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