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春秋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2020年09月26日00:05:12

邲之战,指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发生的一场大战。

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如《吕氏春秋·至忠》和贾谊《新书·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有《两棠之役》多种。

背景

楚国在春秋初期于南方崛起,却不能称霸中原,原因是春秋之初先后有齐、晋等诸侯国称霸;楚国则被排除出中原并被各国视为蛮夷。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之结果为晋大胜,不但使晋文公奠定霸主之位,成为与齐桓公齐名的霸主,更一直使楚人耿耿于怀。晋文公身故以后,楚国多次乘机北伐,但晋国当时执政的正卿赵宣子的强权,使楚人依旧不敢跟晋国正面交锋。赵宣子死后,楚国却面对当时在其周边的附庸国叛变,不得不打消北上争霸的念头。虽然楚庄王登基以后,楚国进入了空前的盛世,也令各国闻风色变。但赵宣子执政时期,楚国对晋国有很大的顾忌,这时期两军从没有过一次正面的交锋。赵宣子死前,为了在与楚的争霸中占上风,因而立了上军郤缺为正卿,不久,晋成公亦去世。短短两年间,晋国失去了赵宣子跟晋成公,晋国国内极度不稳;而楚国以为时机而到,挥军北上伐郑。但前后两次都是无功而还。

开战

前598年,晋国元帅郤缺亦去世,楚庄王知道时期而至,于前597年春,率师讨伐与晋国结盟的郑国,攻下其都城,迫郑襄公与己结盟。而楚军事后便后退仅仅三十里,目的是等待晋军到来并与之正面交锋。

六月,晋国派中军元帅荀林父救郑,但到黄河北岸时得到郑楚已结盟的消息,于是晋军内部对和战出现争议。

两军阵容如下:

晋军

中军将:荀林父 中军佐:先縠 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

上军将:士会  上军佐:郤克 上军大夫:巩朔、韩穿

下军将:赵朔  下军佐:栾书 下军大夫:荀首、赵同

司马:韩厥

楚军

楚庄王 令尹孙叔敖

中军 - 帅:沈尹

左军 - 帅:子重

右军 - 帅:子反

经过

荀林父知道郑楚结盟,便想领兵回国,主战的中军佐先縠不听指挥:“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由于军队勇敢,臣下尽力,现在救援郑国却不敢作战,这是不够尽力;大敌当前却怯战,这是不够勇猛。”,二话不说率其部属擅自渡过黄河。中军大夫赵括、下军大夫赵同均支持,荀林父和下军佐栾书等反对无效,不得不率全军渡河接应。

楚庄王眼见晋军渡河南下,气势磅礴,而且回想多次与晋交手也未能占得甜头,也有点害怕。令尹孙叔敖也没有必胜把握,主张撤兵。但楚庄王之重臣伍参想跟晋军一决雌雄,向楚庄王进言:“晋国这个正卿(荀林父)刚刚上任,难以集权;他的副手先榖刚愎自负。他们三军将佐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有效的调动军队。这场战斗一旦拉开,晋师必败!况且敌人的主帅只是臣子,而我们的主帅却是君主,君主逃避臣下,奇耻大辱!”听罢,庄王决心一战,并下令已准备南下撤军的孙叔敖改变行军方向与晋军对峙。可是同时也担心晋国强大,没十足把握,因此也多次派遣使臣议和。晋军内部同样意见不一,荀林父、士会、赵朔等都同意双方握手言和;先榖、赵同、赵括等好战派却同时反对。

此时,晋将魏锜求为大夫未成,赵旃求为卿未成,因此对荀林父早已心存不满,因此假借荀林父之名,擅自向楚军请战,希望能造成晋军的失败。他们两人在楚军面前骂阵,激怒了楚军。两人之后撤腿逃跑,楚军从后追赶。荀林父害怕赵旃、魏锜二人有失,派荀罃(智武子)接二人回营。 荀罃战车一过,疆场之上,黄土弥漫。潘党望见远处飞扬的尘土,以为是晋军发动了总攻,急忙派人报告:“晋师至矣!”楚国诸将听闻晋军已经发起攻势,深恐楚庄王孤军深入,军中最高指挥官令尹孙叔敖下令:“进军!速速进军!宁可我们接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接近我们!”于是,楚国主力大军倾巢出动,战车驰骋,军士狂奔,突袭晋军。

时晋军对此并无防备,除上军将士会在敖山设伏应敌外,余皆很快溃散,被迫强渡黄河逃走。为了打击敌人最后一支有生力量,楚庄王命亲信潘党率领机动战车40乘,跟随唐惠侯攻打晋上军,上军将随会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到了傍晚,晋军的残兵败将溃不成军,还在喧嚷中撤离,楚庄王下令停止进攻,楚军进驻于邲。邲之战尘埃落定,以楚庄王的大胜,晋军的惨败而告终!楚庄王没有乘胜追击,带领荆楚将士饮马黄河。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影响

邲之战,楚军大破晋军,楚庄王“一鸣惊人”,由此开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权,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