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自成和李岩的读者,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人与崇祯帝秘密谈判,但是崇祯帝拒绝了李自成列土封疆,自立为王的要求,十九日清朝,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为李自成打开京师大门,李自成大军以及刘宗敏部进入北京,崇祯帝眼见国家无望,遂选择在煤山自缢。至此大明王朝终,国祚276年。
而在占据北京城之后,李自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安稳局势,包括将崇祯帝的尸身安葬于田贵妃墓;并且下令禁止劫掠,胆敢违令者一律杀无赦;并且派人招降位于山海关的吴三桂,似乎一切的天下大势遂定,而定鼎天下的便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但是危机却逐渐显现,在局势安定之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却开始大肆劫掠,而对象则为明朝官吏,一时间所获无算,而京师之中更是人心惶惶,处于山海关的吴三桂则选择了投降清廷,于是一片石大战之中,李自成大败而回,而在回到北京之后,匆匆上位称帝的他,则在第二天便只好撤出北京。
做了42日皇帝生涯的他,恐怕不会想到自己再也回不到了这片龙兴之地,而在吴三桂的引领之下,多尔衮为首的满清王朝则借势入主中原,最终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至于李自成本人则落得一个被杀的结局。
而在李自成成功和败退之间,有一个人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便是李岩。李岩在李自成式微之时,投靠了他,并向他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聚拢民心之策,而入京之后,李岩更是提出安抚前明官绅收买人心,可惜的是李自成早已飘飘然,更是在牛金星的谗言之下,将其杀害。最终也导致大将刘宗敏出走,而李自成则落败。
由此,也有许多人便说,如果李自成听从李岩的建议,天下可得。那么事实会真的如此吗?其实,结果一目了然。
首先,李岩在李自成军中的地位并不是处于顶端,他的职务也只是制将军,与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相比显然是差的远的,而这也导致了在采纳计谋之上,李自成显然会更加倾向于后者。
另外,在战乱年代,李岩本身并无可以拿的出手的战绩,无论是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还是谈迁的《国榷》、以及《明史》中均无所载。
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李自成本人在攻略过程中依靠李岩的政策实现了迅速的实力膨胀,但是却一直有一个症结所在,那便是后勤补给问题。事实上,如果按照李岩的构想,在农民与前朝官吏之间虽然看似都选择了,但是这存在不现实的主观臆断。
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李自成灭明只是偶然,而李自成并不是新朝的答案。李自成本人,妒贤嫉能,虽然足够狠辣,但是却又少有谋略,任用的是牛金星这般无耻之徒。而且作为起义军首领,在依靠农民军起事之后,他并未有稳固的后勤,以及关键的依靠力量,时刻左右摇摆。
在攻入北京之前,依靠农民;到撤退之后,补给日渐吃紧,更得罪了地主阶级,也使得他无可奈何只得纵兵劫掠,而在得失之间也逐渐沦为边缘化。而如果说李岩是方法论,那么李自成的结局便是不正确认知下的果。失败的结局,也是一目了然的。
参考资料:《明季北略》《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