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什么著作和贡献,能够地位比肩孔子?

2021年05月21日13:48:54

我国古代圣贤的思想文化无比灿烂,孔子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不过明朝时期的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给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引发了新一轮的变革,因此王阳明有着比肩与孔子的历史地位。

明代有三位文臣由于军功被封爵,王阳明(王守仁)就是其中一位。他去世半个世纪后,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从祀于孔庙。

那么,王阳明究竟是凭什么获得如此地位可以和孔子比肩的呢?

王阳明家世非常好,自身又聪慧,不过,他不同于一般读书人,只在文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更喜欢用实践去检验,这也决定了他的格局是放眼于国家命运,而不是仅盯着科举功名,他的兴趣更多放在了军事。

关于王阳明的军功,提及最多的是平定宁王叛乱,但这其中还夹有其它故事。他也并没有因为此次军功而被及时褒奖,不过,这个事件足以看出他思想的精髓。当宁王造反一事传到京城之时,大臣们惊了,皇帝乐了。

朱厚照有军事天赋,但是,玩心更重,之前有过亲征的小胜利,这一次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只是在这紧要关头,他却忙着和美人卿卿我我,甚至,为了寻找美人给的簪子驻兵不前。若是换了旁人,得知皇帝要争这个功,基本就是退于一边。

王阳明却是明白此事不宜耽搁,得速速解决,不然的话,小患就成大祸了。但是,他没啥兵力,咋办?王阳明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思想: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宁王造反是有备而来,某种层面说是占有军事上的主动权,这时要破解宁王的进攻,就不是正面取胜这么简单,更需要瓦解宁王叛军的军心,这样才能彻底解除隐患。

王阳明知道自己手上的那些兵力,若是直接和叛军交手,无疑于以卵击石,但是,这时形势又如此急迫,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可破,制造“谣言”。这一招在史上的很多战役中都用过,极其管用。秦赵长平之战,谣言让赵王临阵换帅;燕军围困齐国城池时,齐国岌岌可危,那时就剩两城,这时传出谣言,让燕王换了大将乐毅,结果,齐国赢了。

那么,王阳明是如何制造“声势”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先是各渠道散布消息,围剿宁王的兵力有十六万之多。然后,又借鉴了赤壁之战中“蒋干盗书”的套路,让宁王产生疑心,没敢轻易出兵。

这就为王阳明争取到了时间。

最终,这场持续只有35天的叛乱,能迅速被平定,关键还在于王阳明抓住了机会。这其实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善于发现机会,还要将其作用放大。

宁王等了几天,发现之前的消息不过是假的,于是,率主力倾巢而出,而王阳明带着他临时组合的部队直扑宁王的老巢,这时王阳明已经抓住了主动。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攻城,兵书一直说攻城是下下计,当他得知南昌城外有敌军1000多人时,他又有主意了。他让部队做出誓死也要拿下南昌城的姿态,一边派精锐剿灭了这支敌军,不过留有活口,就是要让这些败兵进城“放话”:南昌城已经被包围了。

对此,守城的官兵能不心慌慌么,对方攻城势头那么猛,城外的自己人都已经领教过了,再守城还不是死路一条?于是,守城叛军选择了弃城。就这样,王阳明断了宁王后路,在士气上先折杀了宁王的气焰,直到双方最后对决时,也就是三天时间,宁王完败。

当皇帝朱厚照兴致勃勃赶到时,居然一切都结束了,心里有点恼,居然还起了心思想将叛贼给放了,再打一仗。王阳明反应很快,赶紧说自己身体有恙,不再过问此事了。

王阳明之所以跟孔、孟比肩,是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现在最常用的王阳明的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和行不是“指导”的关系,而是表里关系,心中有所思,便用实践去执行。

就如这次平定叛乱一事,在王阳明心中,心中只想一事,尽快灭了叛军,他所作一切都是为了执行这个想法。这在如今的商界看来,更有启发意义,用实际的行动力践行“规划”,而且,会根据局面的变化,实时的做出调整策略。事实也反复证实,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更多机会达到目的。没有绝对的“死胡同”,多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将“想法”付诸于实现。

王阳明被人推崇的原因,是他第一个提出,知和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他的思想更加强调道德的建设,但是,衍生来看,知行也是互为促进的,在执行某件具体事件之时,一样可以提升自我内心对自己、对世界的重新认识。也因此,阳明学后来成了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同时期传于日本,更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世界从没停止往前走,至于古人的思想,也需用时代的眼光去看,不过,从善从来都是不过时的。甚至,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也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