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20年07月29日05:53:24
发布部门: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甬政发[2007]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市发改委和宁波电业局联合编制的《宁波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和省电力公司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城市电网(简称城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快城网建设,切实提高城网受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城网安全经济运行,对促进电力与电网协调发展,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城网建设,确保“十一五”宁波城网建设目标圆满完成。

宁波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十三日

宁波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

城市电网(以下简称城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增长需求是城网发展的原动力。如何保证城网既有较强的接受电力的能力,又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城网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宁波市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也是华东地区和浙江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经济总量名列第四位。
宁波的主要城市职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枢纽港及大型远洋集装箱转运中心,东南沿海大宗散货物资的中转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浙江省贸易口岸和金融中心、新科技中试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和省教育副中心;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
宁波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别超过和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高度国际化的开放格局,和谐协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体系,实现市民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宁波城市的发展对电力建设提出了如下要求:城市各级电网容量充裕,网架结构坚强、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调度灵活、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技术指标先进。
因此,为满足宁波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保证宁波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编制重点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05〕466号)及有关文件要求,编制了宁波城市电网 “十一五”规划报告。
1 前言
1.1 规划的基本思路
城网规划应充分考虑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水平,以电力需求为导向,既要考虑电网建设的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规划所安排的电网建设项目必须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开拓,有利于供售电量的增长。
同时,城网的规划建设也要贯彻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与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宁波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使城网的建设能够兼顾长远目标,更好地体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城网规划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行业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坚持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城网的技术创新,以确保城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1.2 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本次城网规划的范围为宁波地区含下辖农村供电范围的区域,电压等级覆盖380伏~500千伏的所有供电电压等级,即宁波老市区、镇海区、北仑区及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等城市远期发展区域,并以老市区、镇海区、北仑区为宁波城网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规划年限为“十一五”(2006~2010年),展望2020年的负荷发展需求,以便预留一定的站点和线路走廊。
2 规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
2.1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宁波市辖有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6个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3个市及宁海县、象山县2个县,区域面积9365平方公里,人口为556.7万。其中,城区包括老市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和北仑区,总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人口139.4万人。
2005年宁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2.2亿元,第二产业1341.5亿元、第三产业975.6亿元。预计2010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85亿元,第二产业2203亿元、第三产业1712亿元。
2.2 供电企业概况
宁波电业局共有员工人数3.89千人,供电管辖范围老市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供区面积9365平方公里,供区内人口556.7万人,总用户数270.8万户。
2005年宁波电网全社会最高负荷460万千瓦,同比增长35.7%。全社会用电量268.5亿瓦时,同比增长22.6%。供电量236.05亿千瓦时,售电量223.05亿千瓦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供电可靠率城区达99.977%,综合电压合格率99.42%,综合线损率2.48%。
3 电网现状分析
3.1 电源现状
至2005年底,宁波市电源装机容量共837.75万千瓦,其中水电17.65万千瓦(包括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占2.1%,火电820.1万千瓦,占97.9%。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632.2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5.5%,包括主力电厂三座:镇海电厂装机容量85.1+33.06万千瓦,以220、110千伏电压等级上网;北仑电厂装机容量5×60万千瓦,以500千伏电压等级上网;宁海电厂1×60万千瓦,以500千伏电压等级上网;还有台塑自备电厂2×14.86万千瓦,以220千伏电压等级并网。
6000千瓦以下电厂装机容量205.5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3.2 网络现状
至2005年底,宁波市拥有500千伏变电所3座,主变6台,总容量450万千伏安,分别为:天一变(3×75万千伏安)、河姆变(2×75万千伏安)、宁海变(1×75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14条,总长度653.22公里。
220千伏变电所19座,主变38台,总容量585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51条,架空线长度1085.48公里,电缆长度2.72公里。
宁波市现有110千伏公用变电所93座,主变161台,总容量635.6万千伏安;用户变20座,主变38台,容量133.45万千伏安;±100千伏直流整流变1台,容量6.3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194条,长度1844.15公里;电缆线路18条,长度90.77公里;±100千伏直流线路1条,长度7.29公里。
宁波市目前有35千伏公用变电所100座,主变166台,总容量167.865万千伏安;用户变98座,主变175台,容量125.145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286条,长度1796.86公里;电缆28条,长度192.82公里。
10千伏公用配变16293台,总容量397.2322万千伏安;用户变38200台,容量977.464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1736条,长度14319.46公里;电缆332条,长度3250.87公里。
宁波市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现状图见附图1。
3.3 城市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布局、结构方面
1.500千伏网架薄弱,市区缺少500千伏电源布点。
2.由于缺乏电源点的支撑,220、110千伏电网中还有单线单变或1线带多变运行的情况,城市中心区域的110千伏变电所缺乏第二电源;部分地区(如南部电网)还存在小截面、老线路的长距离供电方式,不仅供电的可靠性较差,而且线路损耗较大。
3.宁波作为电源送出地区,大范围、远距离、重潮流的送出,需要坚强的500千伏网架,大量500千伏线路架设,对城市的通道资源造成重大压力,也给建设带来困难。同时这些电源项目的接入也带来短路电流不断增大等问题。
3.3.2 设备方面
1.线路方面
1)部分线路运行年限久,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供电。
2)宁波市城市规划要求中心城区架空线路全部改电缆,实施过程中影响城区正常供电。
3)部分线路导线截面较小,导致输送容量偏小,不能满足目前负荷要求。
2.变电设备方面
1)部分老旧变压器,由于受当时制造工艺限制及运行年限已长,抗短路能力差。
2)电网建设设备档次偏低。
3)部分配电装置设备老化严重。
4)中低压侧电容电流超标。
5)设备接地网在沿海地区存在较多的腐蚀。
3.3.3 供电能力和安全方面
1.电力供给能力不足。
2.市区220千伏电网容载比偏低,主变存在N-1情况。
3.3.4 与市政协调方面
部分区域电网规划同区域规划脱节,大部分区域电网达不到城网要求。
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行为向公司运营发展,通道资源建设牵涉众多问题;需要寻求城网建设与用户、城网建设与基础设施开发合作互赢的模式。要求将“十一五”电网调整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域控制性详规,提前预留所址和通道并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改善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
3.3.5 技术标准方面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不够高,单台主变容量、线路截面偏低,短路电流控制标准需要提高等。设备防雷的标准不够完善,线路和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尚需细化,以便充分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无功配置原则在优化配置方面未提出明确的要求,变电所电抗器的配置无操作细则。消弧线圈的订购导则和运行规范在各类新标准中缺少。城网建设标准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GIS、电缆等应用范围需要扩大。
3.3.6 资金方面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建设档次不断提升,城网建设单位造价不断上升,目前省公司每年安排城网建设资金,缓解了取消贴费后城网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但尚存在缺口。尤其是配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电缆沟工程的资金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如不同步建设,则将丧失资源,且今后再建报批手续困难,政策处理费用增加。
4 电力供需预测
4.1 供电量预测
报告分别采用产业产值单耗法、时间序列法、弹性系数法等方法对宁波市2005~2020年的用电量进行预测。
预测2010年宁波市用电量达到418亿千瓦时,2020年为657亿千瓦时。
4.2 电力负荷预测
通过时间序列法及负荷利用小时数法,对宁波市最高负荷进行预测。预计2010年宁波市最高负荷达到737万千瓦,2020年为1178万千瓦。
4.3 分电压等级负荷平衡
2010年宁波市500千伏腰荷网供负荷达到466万千瓦左右;220千伏负荷约为585万千瓦,110千伏网供负荷为536万千瓦。其中城区电网220千伏网供负荷为197万千瓦,110千伏网供为173万千瓦。
4.4 规划期内与相邻地区联网的分析
为了满足宁波市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以及支持浙江中西部电网的用电,宁波境内的电源装机容量逐年增加,外送的电力电量也相应增大。
2010年,宁波的500千伏电网将通过观城-绍兴2回线、河姆-绍兴2回线、天一~绍兴1回线、宁海二期-绍兴2回线、宁海-台州2回线共9回线与相邻地区电网相联。届时宁波的500千伏电网948万千瓦的外送功率在线路的输送能力以内。
随着宁波境内电源装机总容量及外送功率的不断增加,宁波至区外的500千伏送电线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可采用两种解决的方案:一是加强与区外电网的联系,增加网间500千伏送电通道;二是将部分新增的电源装机通过500千伏线路直接将电力送往浙江中西部地区。
2011年~远景饱和年份宁波的500千伏电网外送电力约647~865万千瓦,届时可通过观城-绍兴2回线、河姆-绍兴2回线、宁海-台州2回线共6回线送出,线路的输送能力能够满足要求。
目前宁波与绍兴、台州电网的220千伏联络线为5回,即屯山―桑港线、屯山―上虞线、溪凤―上虞线、奉化―雅致线及跃龙―台电线,根据浙江500/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运行的需要,到“十一五”末,以上联络线将陆续开断运行,宁波220千伏电网将相对独立运行。
目前舟山电网与大陆通过110千伏联网线运行,随着舟山市用电需求的增长,“十一五”期间将建设舟山与大陆220千伏联网线,接至甬东变220千伏侧,由于舟山电网以自供为主,少量送出为辅,对宁波电网的供受电影响相对较小。
4.5 规划期内电力电量平衡
根据电网规划导则对各电压等级变电容载比的范围要求,考虑宁波电网电力电量快速增长的特点和电网建设的难度,近期容载比取2左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500千伏容载比1.6~1.9,220千伏容载比1.6~1.9,110千伏容载比1.8~2.1计算对应的变电容量,据此估算出需要新增各电压等级主变的容量。
根据电力平衡的结果,按照以上容载比的要求,到2010年,宁波市500千伏变电容量需要达到745~885万千伏安左右,220千伏变电容量需达到936~1112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需达到965~1126万千伏安。
5 规划目标和原则
5.1 城网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
5.1.1 城网近中期发展目标
满足宁波城市经济社会近期发展的供电需要,解决城市高压配电网当前存在问题及衔接远期发展目标,城市电网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网架结构达到N-1要求,线损指标、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容载比等达到近期目标。
各项运行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供电可靠性指标RS3达到99.99%;
2.A类电压合格率、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
3.理论线损率控制在4%以下;
4.各级电网容载比满足“导则”要求;
5.在满足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城区10千伏配电主干线路的正常供电半径小于2公里。
5.1.2 城网远期发展目标
满足宁波城市经济社会远期发展的需要,建成各级电网容量充裕,结构合理,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调度运行灵活,供电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领先的现代化大都市电网。
5.2 城市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
5.2.1 电压等级
简化电压层次,宁波城市电网电压等级为500、220、110(35)、10、0.38千伏。高压配电网电压采用110、35千伏两个电压等级。城区内以110千伏高压配电网为主,严格控制35千伏网络发展,35千伏主要作为大用户的直供电压,或在郊区负荷密度较小区域适当布置。
5.2.2 供电可靠性
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同业一流的水平。
5.2.3 供电能力和安全性
各级电网容载比满足“导则”要求,其中500千伏容载比1.6~1.9,220千伏容载比1.6~1.9,110千伏容载比1.8~2.1。电网设计基本满足“N-1”要求,主变、线路不出现过载情况。
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对安全稳定的要求,全面贯彻分层分区原则,简化网络接线,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5.2.4 城市电网结构
从提高供电可靠性、简化配电网网络结构、控制短路电流等要求出发,500千伏电网在城市外围形成环网结构,深入市中心建设500千伏变电所,为城市电网提供坚强电源支撑;城市220千伏电网按照分层分区原则设计,主要以环网结构为主,市中心负荷密集区域可采用中心变+终端变等形式;城市110千伏高压配电网采用辐射型网络结构,因地制宜采用“T”接方式,在两个220千伏变电所之间适当采用“手拉手”形式,以实现负荷平衡和转供。
5.2.5 变电所接线方式、供电区域的划分
当500千伏环网加强时,220千伏电网应逐步实现以一个或若干个500千伏变电所为核心形成分片供电网络,各分区间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各区之间在线路检修或方式调整情况下具备一定的相互支援能力。
110千伏电网实现以22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分片供电的模式,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但必须具备事故情况下相互支援的能力。110千伏变电所具备二回及以上的电源进线。110千伏变电所主接线一般采用内桥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等。
5.2.6 短路容量、无功补偿、电压调整
高压配电网短路容量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城市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110千伏短路电流控制在25千安,10、35千伏短路电流控制在16千安。
城网无功补偿采用分层分片平衡原则,根据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分层无功平衡的重点为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分区就地平衡的重点为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系统。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所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调压要求。
1.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应高于0.95。
2.容性无功配置一般根据补偿变压器和线路的无功损耗的原则,按变压器容量的10%~25%配置。根据电缆进出线的长度,在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配置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5.2.7 开闭所、配电室设计原则
1.开闭所设计技术原则
1)选址:开闭所作为负荷分配的节点,运行较为成熟。原则上建于负荷中心、地面层、尽量靠近道路,进出线路径通顺,设备运输、操作维护方便。在用户项目建设时,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成。开闭所在设计时,并适当考虑其扩展性能,使其能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户内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
2)设备选用:采用全绝缘、全密封、无油化、免维护的成套设备装置,满足防火、通风、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防噪声等各项要求。柜内设备应具备“遥信、遥测、遥控”功能。户外须小型化、可触摸。
3)每段母线有两回及以上的进线电源,出线不少于两回,接线力求简化,开闭所之间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
4)开关站作为变电所母线的延伸,可视为电源点,有两路及以上的进线电源,用“N-1”准则校核容量。内部采用单母线分段联络,并按无人值班、遥测、遥信、遥控等要求设计。一般用于高负荷密度、或离变电所较远、或变电所布点困难的区域。
2.变、配电所设计技术原则
1)选址:住宅小区原则上首选地面独立建造和附属用房的地面层,面积为50~120平方米,其次为户外组合变,上述两者均无条件时,方可考虑户内的地下一层或户外箱式变。建造在地下一层时,必须符合有关消防、环保等规范要求,符合电气设计规范要求,确保人员、设备进出通道畅通,并有明显指示标志。户外组合变或箱式变选址应符合环保等规范要求,保证与住宅有足够的距离,须与整个环境相协调,避免设在小区集中绿地或城市绿地上。
2)独立建造、户内附属的变、配电所内使用的油浸变、干式变容量≤1000千伏安,近期宜控制在≤800千伏安,远期宜控制在≤1000千伏安(方案阶段宜控制在≤800千伏安,设计阶段宜控制在≤1000千伏安)。
低压配电屏采用GGD、GCK等相同等级的型号,但设备型号不宜过多,便于今后运行维护及检修。单台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为总屏、出线屏、无功补偿屏,出线回路数≤8回,无功补偿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10%~20%配置。
5.2.8 其他
坚持二、三次系统服务于一次系统的原则,以建设“一强三优”城市电网为目标加大调度、通信、信息、配电自动化等二、三次系统建设改造。完善电网调度、保护、通讯、自动化等设施,加强二次系统建设改造,加强第三道防线建设,全面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加快城市电网通信系统建设,采用快速保护技术,提高继电保护微机化率,低频、低压减载装置配置到位并可靠运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配网自动化率。
为了节约土地,减少政策处理的难度,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中心城区的220、110千伏变电所采用GIS设备。
6 城网规划
6.1 主网架结构展望
6.1.1 变电所落点
变电所布点统筹考虑负荷增长与网架发展需要,新开点与增容的关系,从促进电网建设出发,近期主要满足负荷增长需要,兼顾网架发展需要,采取先新开点再增容的策略,各区域各电压等级容载比控制在2.0左右。新建变电所规模考虑如下:220千伏变电所一般采用4台180MVA主变,局部区域采用240MVA主变,110千伏变电所一般采用3台及以上50MVA主变,负荷较小区域经论证采用40MVA主变或2台主变规模设计,负荷密集区域主变容量采用63MVA及以上。
6.1.2 网架结构方案
宁波市境内以500千伏电压等级并网的机组众多,有一定的盈余电力需要送出。根据浙江电源建设安排,“十一五”期间将陆续建成国华宁海电厂4×60万千瓦(其中一台机组2005年已建成投运),新建大唐乌沙山电厂4×60万千瓦、北仑电厂三期2×100万千瓦、宁海电厂二期扩建2×100万千瓦、宁波LNG电厂4×38万千瓦等,其中宁海电厂、乌沙山电厂均以2回500千伏线路接至宁海变,宁海电厂二期通过2回500千伏线路接至绍兴电网,宁波LNG电厂以2回500千伏线路接至甬东变。随着“十一五”期间浙南沿海地区装机的陆续并网,北仑电厂往南的供电范围逐步收缩,北仑电厂往南2回联络线上输送功率较小,甚至往电厂母线倒送功率,造成北仑-河姆2回线路过载。北仑电厂三期工程投产后,为满足电厂电力的送出要求,需建设北仑电厂~观城~绍北2回输电线路。为限制北仑电厂老厂500千伏母线的短路电流,综合利用北仑电厂出厂段的线路通道资源,需开断北仑电厂往南2回联络线。届时宁绍北部电网将仅通过舜江-兰亭2回线与系统相连,供电可靠性相对不足。因此,需考虑先建设天一~河姆输电线路,再实施北仑电厂往南2回联络线开断。
宁波220千伏电网将逐步形成4个供区,即天一供区、甬东供区、宁海供区、河姆及观城供区,天一供区、河姆及观城供区规划完善已建的双环网结构,甬东供区将逐步发展环网结构,宁海供区则采用辐射状接线方案。为提高市中心电网供电可靠性及经济性,需深入城市中心区域建设220千伏变电所,采用大截面线路送电。
110千伏网络建设根据简化网络接线和优化电压等级的要求,结合宁波市土地面积小,平均负荷密度大的特点,高压配电网主要以110千伏作为主要电压发展,控制35千伏电网的发展,边远山区、远郊低负荷密度区可以适当建设35千伏公用电网。110千伏电网以发展辐射形结构为主,为保证220千伏变电所之间有一定的转供能力,在距两个电源点电气距离相近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手拉手”形式,或“T”接形式,以考虑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时,相互间有转供能力,在正常运行时还可以调节两个电源系统之间的负荷平衡。
宁波市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十一五”规划地理接线图见附图2。
宁波市220千伏及以上电网2020年展望地理接线图见附图3。
6.2 500千伏电网规划
宁波市“十一五”期间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450万千伏安,其中新建200万千伏安,扩建250万千伏安:新建甬东变(北仑区)、观城变(慈溪市),扩建河姆变(余姚市)、宁海变(宁海县)、甬东变(北仑区)。到2010年,宁波市腰荷500千伏容载比约为1.93。
6.3 220千伏电网规划
“十一五”期间,宁波全市增加220千伏变电容量645万千伏安,其中新建372万千伏安,扩建288万千伏安,改造净增-15万千伏安,到2010年,220千伏容载比约为2.05左右。宁波城区电网考虑增加220千伏变电容量234万千伏安,其中新建138万千伏安,扩建96万千伏安,到2010年城区电网容载比约为2.06。
6.4 110千伏电网规划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增加110千伏变电容量578.4万千伏安,到2010年,宁波全市110千伏容载比为2.16;其中宁波城区增加171.95万千伏安,容载比约为2.22。
6.5 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规划
1.根据城市电网规划总的技术原则要求,控制35千伏公用电网的发展,直供大用户及负荷密度较小的边远地区变电所可根据需要采用35千伏电压等级接入。
2.“十一五”期间35千伏电网建设改造的重点是220千伏变电所的35千伏配套送出工程、老旧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改造和设备增容工程。
3.10千伏配网作为城市中压配电网的主干网络,结合城市特点,推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完善配电网络结构,增强配变和线路供电能力,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加快环网化、绝缘化改造力度,供电可靠率、电能质量达到同业一流水平。
4.加大力度进行低压台区改造。力争公用低压线路绝缘化率达到100%,一户一表率达到100%。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实施户户通电工程。
7 其它专项规划概况
7.1 调度自动化规划
电网自动化规划应包括SCADA/EMS/DTS、电能量计量系统TMR、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数据网络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自动化综合数据平台系统、自动化系统的集中运行维护平台等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总投资约1.2亿元。
7.2 配电自动化规划
宁波城市配电管理系统(以下简称DMS)应包括:配网调度自动化;变电所、配电所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配电网分析软件;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配电工作管理;故障投诉管理;用户电量采集;负荷管理; 通信网络;与其他系统接口等组成部分。
宁波城市配网信息化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实现配网管理现代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高配网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条件,使城市中心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6%以上,安全运行和供电服务水平上新的台阶。
“十一五”期间宁波电网配电自动化投资0.5亿元。
7.3 通信系统规划
本规划范围主要是宁波局管理及调度的厂、站、变电所的骨干通信网络,对县通信网提出指导性建议。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在对业务需求、通信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传输网络、生产管理电话交换网络、调度电话交换网络、通信支撑网的建设、扩容及改造提出方案和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宁波电网通信系统规划投资约1.5亿元,其中城区电网约0.8亿元。
7.4 信息系统规划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供电行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挖掘电网的潜能;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涉及到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生产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应用的各个方面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
“十一五”宁波信息系统规划投资约1.0亿元。
7.5 电网节能规划
7.5.1 电源侧
以天然气作为发电燃料,采用联合循环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热用户集中区域,鼓励建设热、电、冷三联产的燃气联合循环热电厂。
7.5.2 电网侧
1.在负荷集中区域,采用高压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的建设方式,针对电网薄弱、长距离供电的区域适当增加布点,以降低电力输送损耗。
2.设备选型时,采用节能型设备,逐步淘汰高损耗设备。
3.合理配置无功,优化电网输送潮流。
4.合理确定容载比,减少主变、线路等设备超载、重载情况,降低损耗。
5.以经济潮流为目标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7.5.3 负荷侧
1.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和组织推动工作,对终端用户进行负荷管理,推行可中断负荷方式和直接负荷控制,以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的低谷电能。
2.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电节能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节约用电的意义,增强全民的节电意识;积极发挥有关行业协会和电网经营企业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节约用电知识培训。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社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电节能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电氛围。
3.淘汰高耗电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电热设备、照明器具等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节能型产品。推广使用成熟的节电技术,支持企业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余热、余压、新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热电联产和远红外加热等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通过技术改造,转移部分高峰负荷至电网低谷时段消耗,鼓励使用冰蓄冷空调技术。
4.改善电能质量,引导企业采用无功就地补偿、智能控制、谐波滤波器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5.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错、轮休假日。在用电高峰季节安排设备大修,在日高峰时段安排设备检修。
6.加快推广使用居民峰谷分时计量电表,鼓励多用低谷电,转移高峰负荷。
7.开展电平衡测试,摸清企业节电潜力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降低电耗。
8.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高耗能行业按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三种情况实施差别电价政策,限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
9.严格把关,对未通过各级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节能审查的项目,暂缓接电,直至通过节能审查。
7.6 其他专项规划
7.6.1 营销系统
建立起反应快速的市场信息渠道,提高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信息共享、流程畅通的大营销管理平台,实施营销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营销管理创新;全面提升营销系统的安全等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升级改造营销客户信息系统,建立及改善银行联网电费结算系统、电力95598客户服务系统、电力客户现场管理系统(负控系统)、电力营销WEB系统,统一技术体系、统一通信规约、统一流程体系、统一管理维护。实施省、市、县、供电所、用户五级联网运行,实现城乡营销一体化管理。
“十一五”宁波电网营销系统规划投资约0.5亿元,其中城区电网0.3亿元。
7.6.2 一户一表改造规划
1.市区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毕,计划开展新一轮整改、整治。改造范围为高压进线、变压器更换与改造、计量表计、低压屏、低压线路等,包括集中表箱维护,主要提高设备技术标准。
2.安排市区和表用户的改造,特别是10千伏专变供电方式的住宅小区。
3.加大各县市区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力度。
“十一五”期间宁波电网一户一表改造规划投资0.5亿元,其中城区0.3亿元。
8 城市电网电力计算分析
8.1 潮流计算
经过对2010年底宁波电网进行了最大、最小负荷方式下的潮流计算,考虑2010年宁波220千伏峰荷网供约585万千瓦(未包含220千伏用户负荷),腰荷水平取峰荷水平的90%,谷荷水平取峰荷网供的60%。经过对宁波电网峰、腰、谷荷进行潮流计算,功率因数分别取0.90、0.90、0.95。
至2010年,宁波电网内天然气机组约有312万千瓦(余姚、镇海、LNG电厂),镇海电厂尚有30万千瓦燃油机组,正常腰、谷荷情况下考虑天然气机组、镇海燃油机组停发,峰荷时余姚燃机1×26万千瓦机组检修。
为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宁波电网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校验计算,包括机组的检修、主变检修、重载线路检修等情况,通过计算,均可满足供电要求。
8.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经过计算,宁波各站点短路电流均能控制在其设备额定遮断能力之内。
9 投资估算
9.1 各电压等级投资估算
按照前述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各电压等级建设及改造投资为115.2亿元(不含已落实资金约27.6亿元),其中500、220、110、35千伏及以下投资分别为19.5、15.3、28.1、52.3亿元。
宁波城区各电压等级建设及改造总投资约62.7亿元(不含已落实资金约13.2亿元),其中500、220、110、35千伏及以下投资分别为19.5、6.7、12.2、24.3亿元。
9.2 城网其它专项规划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城网其他专项规划总投资约5.2亿元,其中通信系统1.5亿元,调度自动化1.2亿元,配电自动化0.5亿元,信息系统规划1.0亿元,营销系统0.5亿元,一户一表0.5亿元。
宁波城区电网其他专项规划投资共计约4.1亿元,其中通信系统0.8亿元,调度自动化1.2亿元,配电自动化0.5亿元,信息系统规划1.0亿元,营销系统0.3亿元,一户一表0.3亿元。
9.3 投资估算汇总
根据以上投资分析,“十一五”期间宁波城网建设总投资为148亿元(含已落实资金27.6亿元),其中城区电网投资约80.0亿元(含已落实资金13.2亿元)。
在以上投资中省公司投资123.0亿元,其它投资25.0亿元(包含新农村电网建设,主要指鄞州区的部分、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等县局35千伏及以下电网自筹资金)。
10 规划主要结论及政策措施
10.1 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
10.1.1 城市发展对电网建设的要求
综合考虑宁波市城市性质,变电所用地的高成本和环保的高要求,以及征地拆迁难度高、时间长的因素,电网规划中的变电所应设计为:在城区边缘、郊区规划新建变电所,采用布置紧凑、占地较少的全户外式或半户外式结构;在城区内规划新建变电所,采用户内式或半户外式结构;在市中心地区规划新建的变电所,采用户内式结构;在高层公共建筑群区、中心商务区及繁华金融、商贸街区规划新建变电所,采用设备先进,占地面积小的小型户内式结构,在因气象及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区域采用户内结构。城市变电所的建筑外形、建筑风格要求与周围环境、景观、市容风貌相协调。
电网规划中的送电线路应设计为:110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宜采用多回路同杆架设,在城区通道狭窄和有景观要求的特殊地段采用钢管杆线路。在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城区主干道、繁华街道及重要风景旅游区规划新建的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的形式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10.1.2 电网建设需要市政规划支持的方面
城市电网高压配电网建设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市政规划部门在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电网规划预留变电所所址和线路走廊,确保城市电网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城市变电所的用地面积,应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规划预留控制,同时应考虑变电所大件设备运输的要求,变电所的预留所址与进所道路必须同时规划。
在城市规划时,对高压架空线路应规划专用通道,予以控制和保护;电缆规划通道应与城市道路、桥梁规划建设相结合,并在城市道路、桥梁建设规划审批时严格把关,必须在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同时完成电缆沟道或电缆桥架建设,避免道路的二次开挖和电力线路无路径可走现象出现。
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是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所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城市各区域用电需求和电网规划合理性、安全性所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和环境资源对规划的要求所在。
10.2 主要结论
1.预计到2010年,宁波市最高负荷为737万千瓦,500千伏平均高峰网供负荷为466万千瓦,220千伏网供负荷为585万千瓦,110千伏网供负荷为536万千瓦。
2.“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增加500千伏变电容量450万千伏安,其中新建200万千伏安,扩建250万千伏安,新增500千伏线路571.5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容量372万千伏安,扩建288万千伏安,改造净增-15万千伏安,新建220千伏线路666.8公里,改造60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容量521.3万千伏安,扩建64万千伏安,改造净增-6.9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线路1211.7公里,改造166.65公里。
宁波城区新建220千伏变电容量138万千伏安,扩建96万千伏安,新建220千伏线路137公里,改造60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容量114.85万千伏安,扩建64万千伏安,改造净增-6.9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线路292.2公里,改造60公里。
3.至2010年,宁波市最高负荷达737万千瓦,用电量418亿千瓦时,人均负荷1318瓦,人均用电量7478千瓦时;220千伏电网容载比2.05,110千伏电网容载比2.16。
4.待以上电网新建、改造项目投产后,“十一五”末宁波电网能满足供电的要求,潮流分布合理,电压水平良好,短路电流控制在设备遮断能力之内。
5.完成前述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各电压等级建设及改造投资为115.2亿元(不含已落实资金约27.6亿元),其中500、220、110、35千伏及以下投资分别为19.5、15.3、28.1、52.3亿元。宁波城区各电压等级建设及改造总投资约62.7亿元(不含已落实资金约13.2亿元)。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城网其他专项规划总投资约为5.2亿元,其中城区电网约约4.1亿元。
综上所述,宁波城网“十一五”期间建设总投资148亿元(含已落实资金27.6亿元)。
10.3 有关政策措施
1.修编城网规划设计导则,统一生产运行系统与计划规划系统关于电网建设的标准,提高输变电冗余度,提升建设档次,加快项目的审批,保证项目如期建设。
2.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电网建设,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谋求当地居民对电力建设的理解,改善电网建设环境。
3.2003年贴费取消后,由于输配电价尚未完全到位,电网企业负债率高,盈利水平低,城网建设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城网建设资本金锐减,承担大规模的城网建设任务难度增大。应想方设法,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城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4.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客户,在电价上体现优质优价,如高峰电价、高可靠性电价、畸变源电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