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2020年07月29日08:08:07
发布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扬府发[2006]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ОО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扬州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 “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共分十章,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描绘了扬州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目标
1、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的挑战,主动顺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预计到“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2亿元,可比价年均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60元,三次产业结构达到9.3:56.2:34.5。财政收入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亿元,年均增长26%,“十五”累计完成投资1311亿元,是“九五”的2.2倍。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沿江沿河开发顺利启动实施,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29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8.3倍。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其中出口19亿美元,年均增长27.4%。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全民创业得到大力推进,五年全市实现民资投入700多亿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398亿元。农村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等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面貌得到大改善。建成宁启铁路扬州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扬州港扩容工程等一批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段全线贯通,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城市防洪沿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水利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古城保护和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启动了数字城管平台建设,五年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300多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10万平方米,建成瘦西湖活水工程和一批城市公园、城市绿化风光带,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村镇建设逐步加快,农村面貌初步改善。预计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8%,城市绿化覆盖率36.9%,全市森林覆盖率1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79.7。
统筹发展有了新进步。全市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五年投入100多亿元,扬州大剧院、双博馆、体育公园一期、扬子津科教园区一期、扬州职业大学、苏北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2.2%。全面实施农村“八件实事”工程,建成农村公路3800多公里,疏浚河道640多条、清淤3000多万方,农村学校上网工程基本实现校校通,全面完成3300多户草危房改造任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88.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6.6%,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步推开。全市复垦开发整理土地26.4万亩,净增耕地9万亩,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以沿江开发带动和促进沿河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预计2005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9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年均增长8.5%。就业人员总量达到236万人,比“九五”末净增14万人,其中非农就业净增44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从“五保户”、贫困群体扩大到困难群众,“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启动。初步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831”贫困户住房困难。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储蓄存款由2000年的6100元增加到1.34万元。
总体来看,“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良好,为“十一五”及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加快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相对较小,工业规模企业、龙头带动项目少,产业集聚度不够高,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村公共设施不配套,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区域发展还不平衡,高邮、宝应沿河地区与沿江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结构不够合理,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保障能力不强;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还不够强。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2、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扬州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500美元向5000美元过渡的时期,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提升期,实现经济集聚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十一五”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波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的挑战,面临国内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源环境矛盾压力日益加剧和转型期社会矛盾逐渐增多的挑战,面临长三角区域城市竞争加剧、商务成本抬升和我市区位优势削弱引致外资分流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综合国内外环境和扬州自身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市将主要迈入“六个阶段”。
一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经济融合将会长期持续。我国经济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工业化中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的宏观环境没有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全面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力争更快更好的发展。既要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以人为本,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正由资源约束为主向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共同主导转变,国内外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和直接,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产业、产品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趋于合理,使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向深层次推进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规则将进一步与国际并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重点将由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推进,由竞争性领域向垄断性领域推进,由微观管理体制向政府管理体制推进。我们必须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快现代产权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步伐,全方位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投资、创业平台,优化政府服务环境,为产业要素集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四是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的主导在城市,重点在农村。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集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的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不断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市域城市化水平。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生产力布局、统筹公共服务产品供给,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全力推进小康村建设,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五是创业富民加快进程、社会财富积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富民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突出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富民的前提是就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强烈氛围,通过创业来富民,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使有才能的人多创业,有劳动技能的人就好业,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全社会的财富积累水平不断提高。必须主动顺应社会结构发展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发展需求,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同时,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社会最广大的成员共享发展的机会和成果。
六是政府职能加快转换、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围绕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准则,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各级政府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维护者。
3、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更快更好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实施开放开发、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富民优先、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4、发展原则
“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跨越发展,加速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至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至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至坚持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水平。
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致富于民,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至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2010年比2000年增加2.5倍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居和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平台基本搭建,开放开发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信息化程度、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居于全省先进水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两个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名城形象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人居环境更加秀美,为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达37000元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4%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60亿美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累计1200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68000元/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1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
社会发展指标。全市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达到3300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达到90%以上。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稳定在现有水平以上。
人民生活指标。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到40台以上。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8%以上。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
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指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耕地保有量470万亩。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左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和40%。

第二章  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立足做大工业、做优服务业、做强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着力推进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强化产业集聚和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强势推进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提升制造业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竞争力。
(1)推进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推进“双创”和 “三重”工作为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立大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八大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全市列统工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
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加快扬州化学工业园建设,按照“集聚下游、挺进中游、突破上游”的思路,积极拓展以乙烯为龙头,基础石化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石化物流相互衔接的化工产业链,与南京化工产业相呼应,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密集区。同时优化发展沿江东部的农用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到2010年全市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车按照轿车、客车与特种车同步推进,零部件立足省内、面向国内外发展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汽仪征基地、亚星集团、中集通华、扬柴等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汽车油箱、车桥、车用空调、汽车电子、启动电机、汽车转向泵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提高零部件技术水平和总成化率,做大整车规模。到2010年全市汽车整车产销量力争达到30万辆,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做大做强军工电子和通讯电子整机,发展电子材料、电子计算机相关产品及专业软件产业等,建成扬州软件园。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
化纤纺织产业。重点依托仪征化纤,开发生产聚酯专用料及聚酯下游产品。以纺织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新型纺纱、高档高仿真面料,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做大做强产业用布。依托虎豹、琴曼、沙龙等服装企业,建设扬州服装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电工电缆产业。以宝胜工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高压和超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中低压电缆、以及光通讯接入网带状光缆、核级电缆、高温电缆等特种电缆和专用电缆。大力发展各类电工电器产业,重点发展热保护器、高压开关、配电变压器、输变电成套设备和新型配套产品;发展系列电动工具、高效节能电机、大功率高效节能灯等系列产品;发展高、低压电器、电工材料、蓄电池、电工仪器仪表、电站配套设备等产品。到2010年全市电工电缆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及制品业。以国家级金属板材数控加工设备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扬力、金方圆、亚威等机床企业和牧羊、诚德、中油钢管、中集通运集装箱等金属制品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板材加工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集装箱、钢管生产等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尽快形成折、剪、冲、锻、旋等多品种、多规格、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市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及制品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
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发展心血管药物系列、抗过敏药系列、激素类药系列、植物提取药、基因工程疫苗等医药产业;开发生产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彩色B超、植入性记忆合金骨科器械、微创手术冷热刀、静脉输液控制器、卤化银激光刀、诊断试剂盒等医疗器械产品。到2010年全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船舶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远洋和特种船舶以及江河联运船舶,在批量生产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基础上,主攻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出口船舶,实现船舶制造的规模化和产品系列化。同时以造船为龙头,加快发展船用钢板、装饰材料和船用辅机等船舶配套产业。2010年各类船舶生产能力达到340万吨,造船量300万吨,实现产值130亿元。
(2)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照明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光电显示设备、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光通讯光纤电缆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锻压机床等为主导的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敏感材料、新一代纺织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三药”及医疗器械和环保领域的一批高科技产品为代表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开发引进一批高、精、尖产品,加强跟踪,滚动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构筑新兴产业群。
(3)提升发展传统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扬州玉器、漆器、珠宝等地方工艺产业。以三笑高露洁、完美日化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日化旅游用品产业。以五亭龙玩具城为龙头,发展玩具产业。依托高邮天山和临泽工业集中区,发展箱包鞋产业。加快江都武坚体育器材、宝应曹甸文教具、小官庄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基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传统特色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
(4)推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实现规模扩张,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型、科技创新型、外向接轨型、持续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建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发挥大企业、大集团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到2010年争取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大力实施企业和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加强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到2010年争取拥有国家、省、市名牌产品数分别达到20个、100个和400个,拥有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数分别达到10个、100个和400个。
(5)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加强系统集成。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再造企业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统一,提升企业管理竞争力。
(6)加快发展建筑业。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筑资源整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壮大江苏华建、江都建设等重点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培植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2个,超50亿元企业3-4个。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基地市场,大力拓展西部市场和东北市场。实施大建筑业发展战略,以土建为基础,努力拉长产业链,实施差别化竞争。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建设好企业经营者、优秀项目经理和各类技术人员队伍,到2010年,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提升传统服务业并举,做强生活性服务业,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品牌培育,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倍增。
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建成以集装箱物流和保税物流为主的扬州港物流基地、以铁公水转运为主的扬州火车货运站物流基地和以石油中转储运为主的仪征石化物流等现代物流基地。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建立现代物流运输与物流信息平台,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和功能分工,促进物流信息网络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提高物流产业的增值水平。建立和完善物流支撑服务体系,加快各类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建设,着力发展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等物流形式。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鼓励采用国际和全国物流标准体系,提高供应链过程管理效率。
现代旅游业。立足把扬州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和休闲度假城市,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新品,拓展旅游市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到2010年争取实现旅游接待人次1700万,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60亿元。充分整合和发挥文化、园林、生态、休闲等特色优势资源,以“两古(古城、古运河)一湖(瘦西湖景区)”建设为重点,引导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和会议旅游,加快形成“一城(扬州城区)三带(运河旅游带、长江旅游带、丘陵旅游带)八大景区(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扬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瓜洲一润扬大桥观光休闲区、环邵伯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高邮邮文化旅游区、宝应生态观光旅游区、仪征山林水石休闲度假区、南水北调源头观光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开通古运河游览线,建成瘦西湖新区,进一步完善“双东(东圈门、东关街)”游览线、古城游览线。坚持区域联动,加强旅游发展协作,开展现代城市营销,着力塑造和展示扬州生态城、文化城、人居城的现代旅游城市形象。发挥“淮扬菜之乡”和“扬州三把刀”优势,放大“扬州师傅”品牌效应,做强品牌餐饮业和休闲沐浴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宾馆服务、旅游商品等配套产业,提升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商贸流通业。以打造现代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商业网点,优化商贸发展业态,构筑城区现代商圈和城郊市场集聚区。继续打造文昌商业中心,加快构建京华城中城、广陵新城、蜀岗和瓜洲等商业副中心。培植发展文昌中路精品服饰、盐阜路美术工艺、四望亭路休闲美食、毓贤街民俗风情、国庆路老字号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优化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布局,提升城市商贸集聚服务功能。推进专业市场带建设,建成五亭龙国际玩具城、国际珠宝城、高力汽配城、金盛国际家居等一批现代大型批发市场,扩建做大扬州商城、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曲江商品城。深化商贸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现代商业发展模式,培育做强地方特色商贸连锁企业,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水平。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农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烟花爆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四大连锁经营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商贸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
信息服务业。加快以扬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创业中心为载体的信息服务集聚区建设,使其成为城市信息化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运营的重要基地。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着力打造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区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加快面向城市生活的信息化系统以及为企业设计、开发、交易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关联产业的发展,建成并大力推广应用扬州城市信息化新模式。到201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软件业及信息内容服务业销售收入争取达到40亿元。
文化博览与创意产业。加快文化博览城建设,继续开辟一批专业馆所,大力发展文化博览产业。提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振兴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和扬州木偶戏,繁荣地方文艺创作和表演。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产业,规划建设新城西区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办工业设计节等各类创意节庆载体,整合发展漆器、玉器、玩具等创意产业和以游戏软件、数字内容软件等为主的数字产业。
现代房地产业。放大“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的品牌优势,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保持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优化房地产供应体系,形成层次多样、比例合理的房屋供应结构。积极发展工业、商务及为其他行业服务的房地产,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房地产市场。适度开发建设度假型、旅游型、保健休闲型房地产业,大力开发银发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放活住房交易,搞活住房二、三级市场。积极发展物业管理,稳步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
金融服务业。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存贷比,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来扬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创造条件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发挥信贷导向作用,以信贷结构调整推动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加快金融电子化,完善银行结算体系。
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商务中介企业,加快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现代商务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会展业,以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场馆建设,打造会展品牌,提升运作水平。积极引导发展企业管理、法律、会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提高扬州商务服务的整体竞争能力。
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围绕社区卫生保健、公共餐饮、文化教育体育、绿色回收、保洁保安等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公益性服务的市场化,培育新的社区服务增长点。
3、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以富裕农民、改善生态、服务城市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品牌农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竞争力强、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推进农业结构集约式调整。加快建设农业优势产业。立足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因地制宜,加快农业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重点抓好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林业、花卉苗木、禽业、特色渔业、蔬菜业等八大农业优势产业建设。沿江地区重点发展优质弱筋小麦、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和长江特色水产业,沿河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水禽、特种水产和水生蔬菜业,丘陵地区重点发展草食畜禽、经济林茶果等现代农业产业,到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花卉苗木生产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上,经济林茶果面积20万亩左右,特种家禽、山羊和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1.3亿只、150万头和1万头,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左右。适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入股和土地整理,形成一批专业经营户和小农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实施农业“三品三创”工程。以品种创新为基础,品质创优为保证,品牌创响为带动,进一步培育农业特色,壮大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挥我市农业科技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抓好大宗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性品种、新组合和畜禽良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体系,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建设好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高邮鸭产业园、江都万亩高效苗木花卉产业园、邗江万亩蔬菜产业园、仪征经济林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先导基地。到2010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面达80%左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50个,创立“高邮鸭”等优质农产品集体品牌4-5个,创立“双兔”、“馋神”驰名商标1-2个,创立“红太阳”等省著名商标10个。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研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重点抓好优质稻米、专用面粉、优质油菜、高邮鸭、扬州鹅、宝应荷藕、仪征茶叶等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规模龙头企业达到250家左右。积极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经营体制,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左右。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稳步发展土畜产品、藕制品、木业等具有出口创汇基础和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优质稻米、特种水产、高邮鸭蛋、扬州鹅、花木、扬州包子、观赏鱼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新兴出口创汇产业,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建设沿长江、运河的纵横生态林骨架,打造丘陵地区生态经济林片和沿江花木生产片,构建标准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形成“两带、两片、三网、多点”的林业发展总体布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配套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设施,发展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到2010年,全市开发建设建成森林公园、生态农庄、农(渔)家乐等以田园风光为主,寓休闲、健身、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基地50个以上。
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和农民投入相结合、城乡统筹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优质粮工程建设,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沿运与通南灌区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建设等工程,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麦套稻、机插秧为主的稻作轻简栽培技术,基本告别手插秧。到201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并向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发展。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营销体系,引导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连锁经营,培育壮大种子种苗企业。加快培育多元化的社会农技农经服务组织,支持科研单位、专业服务组织通过代收、代种、代管或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等农业服务体系。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直接受益。

第三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布局,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
1、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
按照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副中心城市、择优培育新兴卫星城镇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形成1个中心城市组团(扬州、江都、仪征),2个中等城市(高邮、宝应)和大仪、公道、邵伯、大桥、小纪、范水、曹甸、射阳湖、三垛、菱塘、临泽等一批重点中心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到2010年扬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加强扬州中心城市与江都、仪征的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和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同城效应,初步建成“一体两翼、组团发展”的现代滨江城市群格局。以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安大公路为开发主轴,优化高邮、宝应两个中等城市的功能定位,培育形成沿河城镇带。加快重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2、大力发展中心城市
立足做精、做优、做美扬州中心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努力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高起点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完善工作,按照“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繁荣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总体格局和“古城要古得经典,新区要新得现代”的思路,切实优化古城街区、新城西区、河东分区、沿江地区和瘦西湖景区的功能配置,合理规划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新城西区和广陵新城建设,建成京华城中城、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设施,启动蒋王片区的开发与改造,推进港口分区、扬子津分区和瓜洲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杭集、北洲、槐泗、甘泉等城镇组团开发建设。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区主干路网,重点加快三环路建设和东西主干线、运河大桥规划建设,构建连接江都、仪征的快速通道。加快发展城市公交,新辟公交线路20条,新增公交车辆600辆,建成东、西、北三个客运配送中心和12个停车场或回车场。加强城区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建成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和蜀冈三条绿化风光带。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注重打造城市水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塑造城市个性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推进古城保护与复兴。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对老城区实施“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加强古城历史街区、城市建筑风貌、人文景观、名园古宅和非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充分体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充分展现古城风貌和韵味,充分展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整体环境的协调。着力整理一批古街古巷,建设一批遗址公园(广场),开放一批名人故居,恢复一批历史遗迹,修缮一批名园古宅,弘扬一批名店名食,精心打造一批特色街区。重点建设好古运河风光带,整治国庆路一渡江路、广陵路一甘泉路街景风貌,整治“双东”历史街区、康山-南河下历史街区、教场商贸民俗文化区。
创新城市管理和发展机制。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强化规划意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积极引入先进理念,拓展规划深度,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系统的规划体系。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网络。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为抓手,深入开展城管创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用创新的理念经营城市,把握城市建设和经营规律,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开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农民基本保障水平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市域规划全覆盖,按照“田园村镇、生态社区”的理念,加强镇村规划和设计,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在基础设施、产业、人居、生态等方面的衔接协调。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工程,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住宅集中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建设和居住多层公寓,完善社区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绿化、净化、美化、香化相结合,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线电视入户、远程教育进村工程。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工作,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镇宣传文化站全面达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二次改水和区域集中供水。加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到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50%左右。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民技术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双千双万”活动,加强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深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农村人口平稳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整合扶贫开发资源,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带动扶贫的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效率。全面完成第二轮三年“帮村扶户”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开展2008一2010年新一轮农村扶贫活动。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积极开展“乡财县管乡用”试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大力化解乡村债务,确保农村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农村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实行劳动联合、土地联合和资本联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业务和农业信贷业务。深化农村流通体制和供销合作社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征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4、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适度超前态势,加快建立以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建设。立足发展大交通,构建主枢纽,大力推进高速公路联网工程、干线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富民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公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的综合运输体系。重点实施宁通高速公路扬州段改造工程、江海高速扬泰段新建工程,力争完成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至江都段扩容工程。全力争取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南延及过江通道、宁扬城际轨道交通、苏中机场等项目立项建设。加大国、省和地方干线公路建设力度,“十一五”期内升级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02公里,新建和改造地方干线公路240公里,建成安大路,形成市域快速环路。继续大力推进县一乡、乡一乡、乡一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改造农村公路2600公里。统筹长江和内河港口发展,加快扬州港“一港三区”建设,新建或改造长江万吨级以上泊位7座以上,到2010年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完成京杭运河“三改二”工程,实施高东线“五改三”工程和京杭运河邵伯、施桥三线船闸工程,加快建设高邮、宝应等沿运港口枢纽。
水利建设。加强淮河流域治理,启动新民滩、邵伯湖切滩、金湾河拓浚工程,力争完成高邮运河西堤及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提高淮河入江水道安全行洪保障能力。继续实施长江干流防洪及河势控制工程,加固长江堤防扬州临城段、京杭运河河口段、胥浦河闸下段等险工患段,改建治理穿堤涵闸65座,分步实施镇扬河段三期整治、扬中河段二期整治工程,使长江干流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扬州城市防洪圈及沿江开发区岸段提高到100年一遇水位加抗10级风浪标准。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完善骨干调水供水网络。加快构建城市防洪体系,实施京杭运河城区段东堤加固、城北分框工程、城西排水调向工程和三湾南古运河堤防加固工程,综合整治扬州城区沙施河、七里河、新城河、赵家支沟等主要河道,加快乌塔沟、仪扬河节制闸和瓜洲泵站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防洪能力,2010年扬州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与节水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碧水工程建设。加强区域治理,全面完成月塘水库以及5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里下河、宝应湖洼地治理工程和通南地区、丘陵地区水源建设工程。
能源建设。重点抓好电力能源开发,完成扬州二电厂二期工程和扬州电厂扩建扫尾工程,规划建设扬州二电厂三期工程、高邮秸杆发电项目,做好泗源发电厂、江都燃气电厂等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建立能源运输绿色通道和煤炭储运基地,完善沿江沿河区域输变电体系,“十一五”期间扬州电网共增加220KV变电容量180万千伏安,110KV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新建500KV线路80公里,220KV线路400公里,110KV线路500公里。
信息网建设。重点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完善人口、企业法人、城市规划、房产、土地利用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建设,建成依托城区GIS基础平台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到2010年全市因特网用户数达到60万户,政府部门网站建成率达到100%。

第四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注重和加强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开发要求,深度推进沿江开发,加快推进沿河开发,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重点:
1、强势推进沿江开发。深化完善沿江开发规划,统筹沿江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沿江产业带,发展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建设沿江现代高效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大力推进沿江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功能性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区内路网,加快港口、供电供热、防洪等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长江岸线资源,加强对重点岸线及后方陆域的开发管理。
2、大力推进沿河地区开发。以沿河地区现有省级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安大路建设、运河“三改二”整治、运河港口码头建设等为契机,加快沿河地区开放开发,提高沿河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重点打造国家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培育以电工电器、汽车配件、纺织服装鞋帽、机械制造、轻工工艺等产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以顺大、宝胜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构建区域性内河物流中心,做强沿河地区以人文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力争到2010年,使沿河地区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并举,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规模企业,做特做优一批配套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中小企业,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依托,形成簇群化发展。加快培植杭集、郭集、武坚、曹甸等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配套、竞争力较强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一批“一镇一品”、“多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板块。大力开发发展高邮的邮经济、宝应的荷藕经济、江都的花卉经济、仪征的丘陵经济,培育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进各县(市)城镇现代化建设,加快重点中心镇的集聚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4、优化空间功能区划。将全市空间区域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划,对不同区域在土地、人口、财税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促进市域资源充分和有效配置,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扬州和各县(市)城区以及开发基础较好、已经基本融入城镇建设区的城郊地区、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重点主要是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加强制造业整合和转移,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载体支撑服务能力。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重要城镇组团、各类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以及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安大路、扬州港等重要通道沿线区域,发展重点主要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培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保护区、南水北调输水走廊沿线区域、里下河地势低洼地区、仪邗丘陵地区和高宝邵湖泊湿地区域,发展重点主要是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可承载的生态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类水源保护区和沿江易坍塌岸线区域,严格划定保护范围,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第五章  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教育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不断优化科教创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推动人才集聚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把我市率先建设成为苏中地区科技创新型城市。
发展重点:
1、推进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创新投入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重点跨越。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发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四类重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在农药、医药、电线电缆、光电一体化、聚酯及新材料等方面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在现代农业、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激发企业超前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尤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支持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示范企业建设,培育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和职业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强扬州大学、723研究所、江苏油田、曙光仪器厂、里下河农科所、家禽研究所等驻扬单位与我市地方企业的技术合作,支持大企业和国内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到2010年全市新建成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组织和吸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高新区从事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共建实体和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筹建中试基地和技术工程中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创业基地。重点培育以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等为重点的综合性企业孵化器、以软件园等为重点的专业性企业孵化器和以留学生创业园等为重点的面向特定创业群体的孵化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政策,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加盟,联合开发关键性、战略性技术,形成协同研发关键技术的机制。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工业设计、研发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质量鉴定、技术标准、技术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系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包括信息、数据、检测、标准等系列化服务。建立一批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特色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社会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法律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健全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扶持,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项目。市本级财政安排科技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建设。到2010年,市、县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2.5%、2.0%以上。
2、推进教育现代化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和师资配置,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到2010年在省实验小学和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习的学生达到70%以上,在省示范初中学习的学生达80%以上。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残疾儿童、残疾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联合、合并,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整体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到2010年全市80%以上的普通高中达省三星级以上标准。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推进各类职教资源的整合,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相近,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加快扬子津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提升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到2010年全市建成8-10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2-3所高级技工学校,做强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车制造、化工、烹饪等一批骨干和特色专业,建成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6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左右,把扬州建成为全国特色服务业和长三角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市属高校资源配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支持扬州大学做强做大,推进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教育学院的整合升格,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国内外著名院校在扬州设立分校、分院或重点学科实验室。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坚持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改革和调整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各级办学职责。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积极支持江海学院、鉴真学院、扬州中学西区校等民办学校发展,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加强教育科研投入和师资力量建设,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工程”和“名校长工程”,严格教育督导制度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
3、优化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