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2020年07月25日12:45:48
发布部门: 南京市政府
发布文号: 宁政发[2006]4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十八日 
 
 
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南京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南京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南京市科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南京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产出水平迅速提高,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一是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科研学科门类齐全。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拥有一批承担国家重大国防科研任务的军工企业和研发机构,科研装备水平先进。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74家、73家。经国家、省和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6家,有7家和40家软件企业分别通过CMM/CMMI和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有7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宁设立的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机构超过20家;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城市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十五'期间南京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分别达80项、631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应用技术类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率达80%以上,确立了区域科技辐射中心城市的地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显著提高,2004年南京大中型工业企业年R&D经费投入18.58亿元,同比增长72.88%,全年新产品经费支出19.3亿元,同比增长33.5%,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3%。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达52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一。'十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立项开发的新产品近万件,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3700多亿元。全市获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产业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重大成果转化、火炬、星火等计划立项项目达800多项,在'神五'、'神六'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创新人才更加集聚。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45.3%。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为976人,是全国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拥有一大批高级专家和优秀中青年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宁设立的研发机构的从业人员6100多人;四是创新载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软件、生物医药、电力自动化、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全市近60%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高新区,2005年高新区年技工贸总收入达2095亿元。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23家,总孵化面积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800家,吸引创业人员近20000人;五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市已建有一批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专利代理机构和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一批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企业、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也得到发展。全市年技术交易额44.66亿元,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六是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现。工业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46%、47%,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例达32%,高新技术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辐射和成果推广体系。社会事业科技进步获得较大进展,在人口卫生、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南京要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在更高层次上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加快社会发展步伐,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需要突破资源约束和环境改善压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城市整体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需要提高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需求。一是南京社会和谐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扩大生产领域和就业空间,显著改善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条件,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二是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三是南京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及新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耗方式、结构和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解决现实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抓住当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力推进新的农村科技革命,使农业成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五是南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 
'十五'期间,南京市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与相对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还面临着多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有待提高;科技服务业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还显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科技在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南京市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思路 
(一)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南京'五大中心'的建设和'五大战略'的实施,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南京在人才和科技资源上的优势,大力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社会进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南京的城市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南京'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指导方针 
南京'十一五'乃至更长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点。需要采取多种引导和扶持措施,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整合资源,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大力整合和利用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释放人才和科技优势的巨大潜能,形成资源共享、互促发展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广泛整合和积极利用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加速提升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优化环境,是南京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人才环境、投融资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跨越发展,是南京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升南京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和竞争力,为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发挥引领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三)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思路 
1、以科技发展必须支撑和引领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为基本出发点 
南京市的科技发展必须以全面实现'十一五'、乃至更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使科技进步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加速社会进步、提升全民素质、建立和谐社会中切实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基本战略定位 
应把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依托科技和产业优势,吸引境内外各种科技资源,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以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重点 
要通过明确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使其尽快成为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的主体,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4、以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 
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信息服务机构、管理咨询机构、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型仪器设备、人才、信息等各类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提升其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5、以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着力点 
在加大支柱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支柱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技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在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6、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科技人员分配机制、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等改革,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瓶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为全市自主创新提供动力。 
三、南京市科技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使南京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及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将南京初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为2015年建成处于国内前列、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型城市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末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到35%以上;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提高到60亿美元,若干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2、软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软件产业销售收入提高到800亿元,软件出口比重提高到15%以上。南京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国软件名城。 
3、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新品种覆盖率、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应用率、人口与健康、生态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进步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 
4、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50%以上,有9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到100家,建立产学研基地20家。 
5、人才高地效应明显体现。全市专业科技人员比例和结构较为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提高到15%,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比例不断提高。 
6、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实际支出比例分别提高到4%和3%。 
7、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显著提高。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市年专利申请量提高到12000件,全市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提高到3500件,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提高到1700件。形成一批国家驰名商标、国家知名品牌和省级名牌产品。 
8、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全市年技术合同登记额提高到60亿元。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用技术类科研成果实施率超过90%。在孵科技企业4000家,总孵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9、公众的科学素养显著提高。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达标率处于全国城市前列。 
10、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期提高到55%,其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 
四、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十一五'期间,南京将紧紧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速社会进步及公益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重点对下列21个重点领域中的66个关键技术群进行攻关。 
(一)通信系统 
1、主要面向3G的移动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包括双模/多模手机等智能手机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超三代移动通信中MAC及网络层核心技术、物理层核心技术、编码、调制与自适应链路技术、新型天线与射频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及其应用。 
3、多层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和设备、ATM与IP技术结合的交换机、WLAN和蓝牙等网络通信交换设备和关键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 
(二)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 
1、各种微型芯片的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 
2、微机械系统(MEMS)、真空微电子、光电集成器件和生物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 
3、SoC设计方法、知识产权及验证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SoC芯片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SoC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开发及应用。 
(三)轨道交通与智能交通 
1、交通群体诱导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公交系统智能运营管理系统、车辆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2、轨道交通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载系统、制动系统、减振系统、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等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产业化。 
3、智能交通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集成,汽车电子领域集成电路设计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4、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综合监控系统开发与产业化。 
(四)先进制造 
1、基于现场总线控制、具有复合组合加工、高效精密、绿色环保等特征,能实现仿真和远程通讯和诊断等功能的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生产的制造系统及先进数控加工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具有开放性、通用性、实用性的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电力系统检测和监控设备、多功能智能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 
(五)制造业信息化 
1、MRPII/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需链管理(SCM)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流程制造行业典型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分布式集成控制、管控集成等生产过程自动化关键技术攻关。 
3、制造业企业实施内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的CIMS工程。 
(六)石油和精细化工 
1、以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苯、甲苯、二甲苯、碳五等为基础的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和功能高分子等新型化工材料的开发。 
2、化工生产原料、有机中间体延伸配套、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七)汽车制造 
1、国外的汽车模块化生产技术,车身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安全、环保、节能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其应用。 
2、无污染和少污染的新型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其应用。 
3、汽车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和应用。 
(八)钢铁生产 
1、钢铁新产品如造船板、管线板、桥梁板、容器板等宽中厚板,热(冷)轧不锈钢板、钢锌板和高附加值板材,优质碳钢线材、齿轮钢、工具钢等优质钢的开发和生产技术。 
2、将水渣和钢渣制成具有较高附加值超细粉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3、通过煤气回收系统回收焦碳、炼铁、轧钢中产生的煤气作为二次能源的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九)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 
1、应用于疾病诊断、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重要疫苗等技术攻关及生物技术新药开发。 
2、国内首创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的开发,已上市大品种中药、天然药物的二次开发,以及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建设。 
3、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感染、精神神经系统及抗炎免疫等方面的一、二类新药的开发及产业化。 
(十)新材料与新能源 
1、LED外延片材料生长(1─5W)、芯片制作、器件封装,以及LED二维光源专用驱动电路、光学结构设计等技术攻关,系列应用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2、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高性能结构陶瓷或陶瓷复合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 
3、应用于汽车、交通、建设和电子信息设备的非连续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复合、成型技术及产业化。 
4、太阳能热、电转化技术攻关,形成高效、成熟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并初步推广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高效、低成本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6、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纳米磁性材料、纳米稀土材料等的开发及在化工、建材等产业的推广应用。 
(十一)软件及系统集成 
1、基于Linux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网格计算、游戏软件开发工具、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中间件的攻关与产业化。 
2、面向电力、电信、智能交通、制造业、游戏和动漫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和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3、汽车电子、移动通讯基站、数控设备、数字医疗器械、数字电视、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中嵌入式核心软件开发及产业化。 
4、软件产业基地的软件公共技术支撑、软件产业投融资服务、软件交易、软件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十二)消费类数码产品 
1、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2、数字电视相关的视频和其它数据信号的数字化、数据的编码和压缩以及解压缩、先进的调制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 
3、能够实现交互式数字电视、Internet访问、远程教学、电子商务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并可采用Web方式实现用户接入的机顶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4、基于GPS等导航技术的各类车载、船载导航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5、娱乐功能数码终端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十三)新品种引进、选育与扩繁 
1、蔬菜、花卉等新品种的引进、选育研究和成果示范推广。 
2、优质奶牛和肉羊的胚胎移植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在2年内完成胚胎移植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在5年内培育出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胚胎产业。 
3、建立重要园艺作物脱毒快繁产业化技术体系。在3年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要园艺作物脱毒快繁产业化技术体系,包括专用药液配方研制、组培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脱毒技术服务中心与监测体系、组培苗市场监测与预测系统的研制。 
(十四)农产品深加工、物流和保鲜 
1、农产品功能因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2、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争取在2─3个优势产业中形成深加工技术体系,使该产业的农产品通过采用这些深加工技术增值5─10倍。 
3、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产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扶持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等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力争有5-10项成果能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40%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十五)食品安全及农业生态保护 
1、动植物重大疫病的预警机制与应对措施研究。南京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主要畜禽水产疫病的预警预报、发生条件和预防应对措施研究。 
2、农业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标准化体系,同时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包括建立信息采集的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研究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和装备,争取在5年内,实现对2~3个优势农产品产业的全程监测。 
3、农业环境修复和生物净化技术。引进培育能大面积推广的净化环境植物品种,研制能净化主要水产品养殖水体的微生物制剂等。 
(十六)生物工程 
1、微生物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生物酶制剂、生物发酵等领域开展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2、生物制品的研究和产业化。在生物药品、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生物保健品领域推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十七)生态环境与资源 
1、污染控制和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提升四大支柱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开展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及气、水等污染源的治理技术研究。 
2、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技术。针对小城镇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饮用水源及其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安全技术研究,开发经济适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小城镇。 
3、城市湿地等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长效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我市城市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掌握其分布、生物多样性、健康状态、服务功能的动态变化;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生态修复方法,保护、恢复、合理利用与规划城市湿地等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体质量和生态景观,发挥其生态功能,为建设绿色南京和生态城市提供科学支持。 
4、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开展城市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针对南京主要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的处理技术,开展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卫生填埋技术(贮存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保护环境安全;研究城市污泥中有害重金属生物去除技术和污泥生态处置技术,建立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示范工程。 
5、研究传统粘土制品的替代产品、节能建材产品,提高建筑科技含量和'四节'(节水、节材、节能、节地)水平。 
(十八)数字城市建设 
1、城市管理信息化技术。开发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桥梁、隧道、高架等基础设施GIS数据库,集成道路监测系统、防汛指挥系统、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等,以整合我市已有的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城市市政系统的管理和监控网络系统,提高我市市政管理水平。 
2、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充分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等先进手段,通过进一步建成和完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城市治安卡口智能化网络监控系统,加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示范试点,提高对社会面动态治安局势的掌握和控制能力,推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建设,创建最安全城市。 
3、智能社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远程传输和监控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等,研究智能化社区建设相关的社区网络控制中心设计、网络运营管理平台设计、服务器负载均衡等技术,为实现网络图书馆、远程医疗、网上学校、股票网上实时交易和视频点播等社区服务功能提供技术支撑。 
(十九)现代服务业 
1、现代流通和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发展所需要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开发及应用。 
2、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目标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3、现代传媒、影视、游戏等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二十)人口与卫生健康 
1、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技术。开展社区卫生、卫生监督、重大疾病控制等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建立起公共卫生综合数据库、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医疗救治资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的服务网络,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市公共卫生系统的服务能力。 
2、健康促进和管理新策略研究。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管理思想,引进和吸收国 
内外先进健康管理模式,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危害较大的常见发育异常和疾病,进行有关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按危险分级进行预防性管理,大大降低患病的风险,减轻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3、重大疾病的临床诊疗研究。针对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骨质疏松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开展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加大生物芯片、干细胞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为相关疾病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有所突破创造条件。探索艾滋病防治的新方法,特别是应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构建艾滋病大容量天然抗体库和艾滋病感染监测防治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人口的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十一)军工及军转民技术(略) 
五、主要措施 
(一)实施重点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针对南京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整合科技资源,突出重点,在电子信息、软件与系统集成、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若干重点领域,大力进行自主创新,推进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实施,攻克和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加快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围绕南京农村的特色产品和支柱产品,开展良种选育和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转基因产业化基地和生物高科技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科技种业和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应用先进技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标准化体系,强化农业工程与农业设施技术开发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开展突发性疾病及关系公众健康的多发性、重大危害性疾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中一批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开发、推广和运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的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运用,提高环境监控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加强城市化进程中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通过上游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牵引,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由聚集向集群转变,使南京成为既有制造加工能力、也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中心。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显著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二)实施创新主体推进工程──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围绕企业在自主创新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扶持力度。一是政府采取明确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对与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重点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在南京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大力支持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三是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快军转民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集成军民科技资源,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机制;四是通过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通过政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下,建立南京科技信息发布和需求对接网络,形成覆盖全市各个区域、既包含高校和科研院所又包含企业、并与国内外各类科技信息网络广泛联系、运行有效的科技信息网络;六是每年组织实施若干项规模比较大、显示度比较高的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攻关,既加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又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产学研合作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 
2、把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作为创新主体推进工程的一项措施。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支持其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显著增强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对光机电、电子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实行专利与标准并举战略,对自主创新形成专利保护的领先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引导其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与开发计划',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对专利信息检索,加强二次开发,提高创新与开发能力。 
(三)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1、通过政策引导,并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型招商引资项目为牵引,面向国际国内引进一批我市重点产业和重要技术领域亟需的科技领军人才、重量级科技型企业家,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宁创新创业,并带动各类配套人才的聚集。 
2、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强对中青年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重点发展产业和领域,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 
3、着力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低的问题,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在实战中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并突出重点解决软件等专门人才的需求矛盾。 
4、通过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政策、分配政策、保障政策和奖励政策,不断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改变南京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状,支持企业成为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吸纳的主体。 
(四)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充分发挥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多、高层次人才比较密集的优势,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重要组成力量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南京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和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 
2、大力加强工程技术中心、创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载体的建设,积极在管理咨询、中介服务、信息化建设、专业测试与行业检测等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服务企业骨干,使南京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业服务、新兴产业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合作服务和科技人才支撑等六大平台的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形成较为合理的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支撑平台布局,增强南京科技资源对周边城市的服务、辐射和带动能力,为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挥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载体作用,加快'一区多园'的建设步伐,推进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4、积极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一是有选择地在国外设点,拓展境外渠道,引进国外技术与成果; 
二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继续贯彻执行《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相关手续,鼓励外来资金来宁设立研发机构,给予研发投资企业在税费等方面的优惠;三是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把开发区作为吸引研发投资的主体。充分利用开发区用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条件和完善的后勤服务,吸引研发机构在开发区落户;四是积极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范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我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和力度;五是加强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南京与上海、浙江和南京经济区内城市的科技发展协作机制,有效配置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共同推动区域内创新体系及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区域间科技人才等科技要素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开展联合攻关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 
(五)实施产学研畅通工程──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1、充分发挥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多、高层次人才比较密集的优势,大力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发展形成若干家自主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具影响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同时带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南京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2、着力解决产学研结合中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在宁高校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发企业迫切需要的先进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寻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产学研互通工作网络和互惠互利双赢机制和符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扩散、对接和转移机制,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产业化。 
3、鼓励科技信贷、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国际风险投资业涉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探索建立有效的科技担保机制,为科技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扶持和推进一批科技投融资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形成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资模式。 
(六)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1、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增长。鼓励区县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新注入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加大对专利申请资助等,发挥财政资金对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2、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造就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和技术市场的法制环境,修改完善《南京市科技进步条例》、《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政策,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的运行,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 
3、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优化科技人员的分配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业上有所突破,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宽容个性、不求全责备、鼓励冒尖、保护创新人才和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4、促进科学普及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有机结合,加强科普设施和科普基地建设,提高科普场馆和设施的建设水平,培养全民的良好文化素养及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人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促进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普及。 
5、形成强化科技创新的领导体制,建立对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促进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科技政策绩效评价、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