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在军队普遍衰落的情况下,戚家军的出现,绝对是一股清流。他们战斗力强,军队纪律好,荡平了为患东南数十年的倭寇。而在当时戚家军当中,出现了一种其他军队少见的鸳鸯阵和三才阵。这两种阵法的出现,对于明朝打击倭寇十分有效。
倭寇军队的精锐,主要是由日本浪人组成,他们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强,流动性高。一般的明朝军队,根本无力招架。而鸳鸯阵与三才阵的出现,就是专门用来克制日本倭寇的。
过去传统的阵法,基本使用密集的方阵。尤其是步兵,这种方阵配合上盾牌、长枪、弓箭等武器,可以很好的抵御骑兵的进攻。但是,到了枪炮出现后,密集方阵就成了战场上的固定靶子,伤亡率实在太大了。
而鸳鸯阵跟三才阵,都是属于人数较少,比较稀松的阵型。看似声势满没有那么浩大。但在实战中,却更为管用。这也是戚继光的一贯主张。
他认为,当时明朝营阵,都是“周旋华彩,戏剧套数”。一群花架子,没有太大实用价值。
而鸳鸯阵跟三才阵是不同的。先讲讲鸳鸯阵,鸳鸯阵虽然只有十二个人,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用处,不同的分工。
鸳鸯阵的人员分配上,队长一名,短兵两名,狼筅兵两名,长枪兵四名,牌兵两名,专门管做饭的火头军一名。
跟过去明朝军阵不同的地方在于,鸳鸯阵的兵器不再是单一种类。一般来说,都是举着盾牌的牌兵站在前面,拿着狼筅的狼筅兵站在第二排。
所谓狼筅。可以理解为毛竹制成的大号狼牙棒,较为笨重,但杀伤力,可以用作防御。
第三排,则是长枪兵。他们的兵刃较长,可以用来进攻倭寇。把长枪兵放在第三排的原因在于,长枪兵使用起来,同样不方便。如果被敌人避过,就可能被突袭到身前,直接发动进攻。
把长枪兵放在牌兵和狼筅兵后面,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而在最后面的短兵,同样也是用来进攻敌人。他们虽然被称为短兵,但实际上使用的兵刃,比明朝当时军队普遍使用的兵刃要长很多。
这个就是当时整个鸳鸯阵的基本配置。必要的时候,戚家军还会使用火炮和鸟铳,用来打击倭寇。如果是这样,戚家军只能算是研究出一种厉害的阵型。
但是,他们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进行改变。
这一点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明朝中期的时候,除了蒙古以外,没有经历其他的外患。朝廷上下,承平已久,对于战术研究,早已落后,只懂纸上谈兵。
这也是为什么人数不多的倭寇,却搅得东南大乱。三才阵就是根据战场现实情况的变化,做出的一些变动。
三才阵可以分为小三才阵和大三才阵。而在小三才阵的时候,狼铣兵站在中间,两个长枪兵站在两旁,再往外就是短兵和牌兵。这种阵型只有五个人,也就是一个伍。这是在较窄的横路上使用的阵型。
而大三才阵是戚家军在较宽的横路上使用的阵型。鸳鸯阵分为两伍并列的队形,变成大三才阵的时候,就是变成横队,队长举着站在中间举着牌子,两边分别站着狼铣兵和长枪兵。长枪兵拥着牌兵,短兵站在最后面。这两种阵型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做出调整,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