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曾秘密招了十八位老师,他打的什么算盘?

2020年09月11日18:57:00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情缘阅读小编为您讲解。

唐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因为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功劳,被封为天策上将,达到了人生当中一个新的顶点。

说起天策上将这个官职来,也是十分有意思。因为在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前,李世民已经是唐朝的三号人物,位极人臣,地位只在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之下。所以,打赢这一战之后,李渊反倒开始犯难。因为已有的官职,已经无法再用来表彰李世民的功劳了。所以,李渊一拍脑袋,想出了天策上将这么一个官,可以说是专门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

天策上将,位在三公之上,是地位最高的武官。整个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做过。

不过,当上这个前无古人的大官之后,李世民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却十分有趣。因为天策上将有自行募集官员的权力,李世民得到这个权力后,以自己读书少为由,建了一个叫文学馆的东西。广招各地大儒,进入文学馆大搞研究!

一路打仗过来的李世民,为何会突然转性,开始对学术研究感兴趣了呢?难道是他真的想做一代大儒,想要在学问上开宗立派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1.韬光养晦

李世民建立文学馆,招募各方大儒,自然不可能单单是为了学术研究那么简单。

他之所以这么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在韬光养晦,在做给李渊看。

如果我们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被封为天策上将之后的李世民,地位其实是相当尴尬的。

李世民之所以被封为天策上将,是因为他一战扫平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一战,对于唐朝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此之前,唐朝已经坐拥整个关中、陇西等地区,相当于是掌握了传统汉地四分之一的地域。而打赢了窦建德和王世充以后,整个北方,基本上就都落入李家之手了。

按照唐朝原本的规划,在统一了北方之后,接下来唐朝会大军南下,灭掉南方的群雄,彻底统一天下。但问题是,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窦建德战斗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全部计划。

这个意外的主导者,叫李靖,唐初的另一位绝世名将。

当时在李世民和王、窦两家死磕期间,李渊为了防止南方的萧铣趁机北上偷袭,派了三路军队南下。目的倒也不是为了直接平定萧铣,只是为了拖住萧铣的脚步而已。因为在当时,整个天下最强的四家,分别是李渊、王世充、窦建德、萧铣这四家。在李渊和王、窦两家开战之后,如果不防备一下萧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所以,李渊当时派赵郡王李孝恭、庐江王李瑗、黔州刺史田世康分三路大军,分别进攻萧铣。不求战胜,只要能拖住萧铣就好。

在这场战事当中,李瑗、和田世康这两路大军,最后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当然,这也很正常,毕竟李渊当时也只是想拖住萧铣北上的步伐而已。但是,唯有李孝恭这一路,最后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因为李孝恭麾下的副将,就是李靖。

作为绝世名将,李靖硬是把这次袭扰战,给打成了歼灭战!李靖率军沿长江一路顺江而下,一口气打到了江陵,直接逼得萧铣投降了!

萧铣这一投降,整个西南地区,等于是全都落入了李家的掌控。再加上李世民刚刚扫平了北方,整个天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之外,已经全都归属于唐朝了。

而在江南地区,这时候实力最强的杜伏威,名义上也早就投降了唐朝。所以,这个时候的唐朝,统一天下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了。

这显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按照唐朝高层的计划,本该是等李世民扫平王、窦之后,再率军去征讨平定萧铣的。这一点,从武德三年李世民被拜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就能看得出来。益州道指的就是当时的西南地区,李渊授予李世民这个职务,显然是希望接下来由李世民去平定西南。只不过因为李靖的横空出世,让李世民避免了这份辛苦。

所以,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忽然发现,打完王、窦之后,天下似乎即将统一了,似乎也没有值得他出战的对手了。江南地区,本就是四分五裂。在最强的杜伏威已经称臣的情况下,只要多派些军队和将领,就足够了,根本用不着再让他统兵。

除了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之外,当时还能称得上是对唐朝有威胁的,应该就数北方的突厥了。但在天下刚刚统一,还未稳定的时候,李渊显然不可能马上和突厥开战。

如此一来,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再无大仗可打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个道理,李世民显然是明白的。

他很清楚,自己虽然是李渊的儿子,但在已经没有大仗可打的情况下,自己如果依然手握重兵,肯定会引来李渊的猜疑和打压,甚至是直接除掉他。在皇权面前,所谓的亲情,能够有多少重量,实在是不好说。

所以这个时候,李世民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放弃军权。转而去建设文学馆这种纯文官性质的机构,才可以让李渊彻底放心。

当然,就在这之后不久,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并且很快就恢复了窦建德的全部地盘。为了征讨刘黑闼,李渊不得不再派李世民统兵。这也给了李世民一个绝好的机会,能够再掌兵权,加强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为自己日后争夺太子之位,乃至发动玄武门事变提供了充分的实力基础。

当然,这是后话了。

2.转武向文

除了韬光养晦之外,李世民当时作为理由的‘读书少’三个字,其实也并不全是虚言。

相对来说,当时才二十二岁的李世民,读书真的不算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世民出身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是从小就读过很多书。但是另一方面,李世民很小的时候,就被李渊扔到军队里去学打仗了。大业十一年,隋炀帝被围雁门的时候,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李世民,就已经可以代表李渊率军前去援救杨广。由此可见,李世民至少在十七岁以前,就已经被李渊扔到军队里面了。

李渊的这个选择,让李世民学会了领兵打仗,让他有了日后横扫天下的领兵基础。但同时,李世民在读书学术方面的涉猎,势必会相对较少。

十七岁,放在今天最多也就是上高中的年纪。而后面的几年,李世民多半也都是在打仗,根本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学习。所以李世民这时候的文化水平,应该也就是和初高中生差不多。

这种文化水平,在领兵打仗的时候,或许并不重要。但随着天下渐渐稳定,逐渐由武得天下改为以文治天下的时候,显然就不够用了。

所以此时的李世民,不但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而且也需要提升自己在文官体系中的力量!毕竟在此之前,李世民一直都在打仗,在武将体系当中力量很强,但始终没有太多机会接触文官体系。

建立文学馆,无疑是最好的一个机会。

当时的李世民,借助建文学馆这个机会,广招各地大儒。李世民一共招来了十八位顶尖大儒,这十八人,成了李世民日后在文官领域最坚实的基础!

3.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世民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李世民请来的这十八位大儒的名单,以及他们各自的出身。

这十八位大儒,分别是: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在唐初的时候,虽然由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已经实行了几年。但那些世家大族,仍然把持着高端人才的培养。所以,当时的大儒,绝不可能出身贫寒,一定是出身那些大族,是名门之后。

这种现象,直到唐朝末期,乃至宋朝,才彻底出现改观。因为随着科举制的逐步推行,普通人通过学习,也能做高官,这就给了普通人一个学习的动力。所以直到宋朝,才会出现大儒出身贫寒的情况。

但在唐初,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存在的。

只要是大儒,一定出身世家。

而大儒们的世家身份,恰恰是当时的李世民最需要的。

李世民自己虽然出身顶级关陇世家,李家从西魏开始,就一直是最顶级的豪阀。但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身边聚集的,大多都是一些普通的底层人。比如那些著名的瓦岗派武将,如李绩、秦琼、程咬金等人,大多出身不高。

正是因为出身不高,所以隋末的时候,他们才会去造反,然后才会成为李世民的麾下。

这种情况,在战时无关紧要。但是等到天下太平之后,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就十分不利了。

因为处于统治阶层的,永远是那些世家。跟他一路拼杀过来的这些武将,注定只能占极小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就必须想办法,扩大自己在这些世家当中的影响力,以期将来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这一点至关重要。

当然,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李世民的这个操作,无疑给他带来了天大的好处。

以十八学士为核心的文人团体,在李世民日后的夺嫡之路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为李世民进行各种谋划,还能帮李世民治理朝政。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这十八人,有六人都当过宰相,其他人也都成了贞观年间文臣的中坚力量。而如孔颖达这种大儒,更是成了李世民儿子的老师。

一座文学馆,看似只是李世民的游戏之举,但却在李世民日后的道路上,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