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经典台湾古早小吃刈包

2020年09月12日22:07:09
刈包是台湾十大名小吃之一。“刈”在台语中是切开包进去的意思,外形就像一个老虎咬着一块猪肉,所以就有了“虎咬猪”这个别称。因为与台语音“福咬住”相近,里面夹的酸菜又被客家人称作福菜,所以吃刈包就有留住福气的意思。

用料  

面粉130克
酵母1克
细砂糖10克
南瓜泥55克
植物油2克

手把手教你做经典台湾古早小吃刈包的做法  

将酵母与玉米油,糖倒入面粉中拌匀,南瓜泥分次加入,拌成絮状,用手揉成团,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取出松弛好的面团,放在揉面垫上揉至成光滑的面团

揉好的面团擀开,用圆形模具按出模型,再用擀面杖擀成椭圆形,翻面抹上面粉或油防粘对折

取出之前留出的黑色面团,取适量做成耳朵,取白色面团做成眼睛,剩余黑色面团做成眼珠,在馒头面上贴上五官,粘上少许红曲粉做腮红

放入蒸箱选择馒头功能即可

可爱又有趣的卡通刈包就完成啦 -

小贴士

1、想要蒸出白白胖胖的面皮,在蒸的时候千万不要出于好奇,把蒸盖打开
2、出锅后的刈包可以在中间夹上青菜或火腿食用